一、教学背景与目标
教学背景
排球插上战术是排球运动中的基础战术之一,指后排球员迅速前插至网前,接应传球并组织进攻的战术配合。中班学生(通常指初中或高中阶段)已具备一定的排球基础,但对战术理解尚浅,需要通过系统教学掌握这一基本战术。
教学目标
1. **认知目标**:学生能够理解插上战术的基本概念、作用及适用场景。
2. **技能目标**: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插上跑位、传球及与攻手配合的基本技术。
3. **情感目标**: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,增强对排球战术的兴趣。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教学重点
- 插上跑位的时机与路线
- 插上球员与二传、攻手的配合
教学难点
- 跑位时机的判断
- 战术执行中的默契配合
三、教学准备
器材准备
- 排球若干
- 排球场地(或类似场地)
- 标志桶或标志物若干
学生准备
- 学生具备基本的传球、垫球能力
- 学生已了解排球基本规则与站位
四、教学过程设计
第一课时:战术概念与基础跑位(40分钟)
1. 导入(5分钟)
- 通过视频或动态图展示插上战术在比赛中的应用,激发学生兴趣。
- 提问引导:为什么需要插上战术?插上球员的作用是什么?
2. 讲解与示范(10分钟)
- 教师讲解插上战术的定义、作用及基本跑位路线。
- 示范标准跑位动作:从后排插上至网前,接应传球。
3. 基础练习(20分钟)
- **无球跑位练习**:学生分组进行插上跑位练习,重点掌握跑位路线。
- **有球模拟练习**:教师抛球,学生练习插上接球动作。
4. 小结(5分钟)
- 总结本节课内容,强调跑位路线的重要性。
- 布置课后练习:观察比赛中的插上战术应用。
第二课时:传球配合与时机判断(40分钟)
1. 复习与导入(5分钟)
- 回顾上节课内容,检查学生跑位掌握情况。
- 提问:插上跑位的关键时机是什么?
2. 进阶练习(25分钟)
- **传球配合练习**:学生分组,一人模拟二传,一人练习插上接球后传球。
- **时机判断练习**:通过信号(如口令、手势)训练学生判断插上时机。
3. 小组对抗(10分钟)
- 分组进行简化对抗,重点实践插上战术配合。
第三课时:实战应用与团队协作(40分钟)
1. 综合练习(20分钟)
- **全队配合练习**:将插上战术融入全队进攻,练习与攻手的配合。
- **情境模拟**:设置不同比赛情境,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插上战术。
2. 教学比赛(15分钟)
- 分组进行教学比赛,要求比赛中至少运用3次插上战术。
- 教师现场指导,及时纠正错误。
3. 总结与评价(5分钟)
- 总结插上战术的要点与常见问题。
- 学生自评与互评,教师给予反馈。
五、教学评价
评价方式
1. **过程性评价**:观察学生在练习与比赛中的战术执行情况。
2. **结果性评价**:通过教学比赛检验战术掌握程度。
3. **学生自评与互评**: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团队评价能力。
评价标准
- 跑位路线是否正确
- 时机判断是否准确
- 与队友配合是否默契
六、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
教学建议
- 分层教学:根据学生水平调整练习难度。
- 多采用游戏化、情境化教学,提高学生参与度。
注意事项
- 安全第一,避免跑位碰撞。
- 鼓励为主,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。
七、结语
通过本教案的分步教学,中班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排球插上战术的基本技能,并在实战中初步应用。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练习与团队配合的结合,培养学生对排球战术的兴趣与理解,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