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5月26日,皇家马德里与利物浦在基辅奥林匹克体育场展开欧冠决赛的较量。最终,皇马以3比1的比分捧起了队史第13座欧冠奖杯。然而,这场决赛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,裁判的判罚、VAR技术的应用以及一些关键争议瞬间,成为赛后球迷和媒体热议的焦点。本文将回顾并分析这些争议点。

裁判与VAR的角色
2017-2018赛季是欧冠历史上首次引入视频助理裁判(VAR)技术的赛季,而决赛则是这项技术面临的最大考验。主裁判是来自塞尔维亚的米洛拉德·马日奇(Milorad Mažić),VAR团队则由来自意大利的裁判组成。尽管技术本身是为了减少误判,但在这场决赛中,VAR的使用却引发了诸多讨论。
争议一:萨拉赫的受伤与拉莫斯的动作
比赛第30分钟,利物浦头号球星穆罕默德·萨拉赫在与皇马队长塞尔吉奥·拉莫斯的拼抢中受伤倒地,最终因肩部伤势无法坚持比赛而被换下。这一事件直接改变了比赛的走势。
**争议点**:拉莫斯在拼抢中手臂缠住萨拉赫的手臂,两人一起倒地。利物浦球迷和部分媒体认为拉莫斯的动作具有故意伤害的嫌疑,应该被出示红牌。然而,主裁判马日奇并未判罚犯规,VAR也没有介入。赛后,拉莫斯的行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,甚至引起了关于足球比赛中“体育道德”的广泛争议。
争议二:卡里乌斯的失误与是否受到干扰
利物浦门将洛里斯·卡里乌斯在比赛中两次出现致命失误,直接导致皇马打入两球。尤其是本泽马的第一粒进球,卡里乌斯手抛球时似乎没有注意到本泽马的位置,后者伸脚将球挡入球门。
**争议点**:部分观点认为,在本泽马进球之前,皇马球员是否有干扰门将的嫌疑?回放显示,本泽马的动作虽然机智,但并未违反规则。VAR审核后确认进球有效,这一判罚符合规则,但卡里乌斯的心理状态是否受到此前比赛事件的影响,成为许多人同情的焦点。
争议三:贝尔的倒钩与越位嫌疑
加雷斯·贝尔在替补登场后不久便打入一记精彩的倒钩进球,将比分改写为2比1。这一进球被视为欧冠决赛历史上的经典瞬间之一,但赛后仍有关于越位的讨论。
**争议点**:在贝尔射门的瞬间,是否有皇马球员处于越位位置并干扰了比赛?VAR复核后认定进球有效,因为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并未参与此次进攻。这一判罚准确无误,但技术的介入依然让部分球迷感到不适应。
争议四:马内的点球争议
比赛下半场,利物浦球员萨迪奥·马内在禁区内与皇马球员接触后倒地,主裁判未判罚点球。VAR审核后维持了原判。
**争议点**:马内是否应该获得一粒点球?回放显示,双方确实有身体接触,但接触程度是否足以构成点球存在争议。裁判团队认为这是一次合理的身体对抗,因此未判罚点球。这一决定在赛后引发了利物浦球迷的不满。
总结
2018年欧冠决赛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裁判的即时判罚和VAR的介入与否。尽管VAR技术的引入旨在提高比赛的公平性,但如何平衡技术干预与比赛流畅性之间的关系,仍是足球界需要持续探讨的课题。拉莫斯与萨拉赫的冲突、卡里乌斯的失误、贝尔的进球以及马内的点球争议,都成为这场决赛不可磨灭的印记。
最终,皇马凭借经验和关键时刻的发挥赢得了比赛,但争议声也让这场决赛充满了话题性。或许这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——无论技术如何进步,人性与规则之间的博弈永远值得深思。